(通讯员 刘佳玥)2015年11月19日下午2点,美术学系2015年学术周系列活动之《另一种美术史,美术策展的可能性》讲座在A12—103教室如期举办。本次讲座由美术学系陈晶老师主持。主讲人是湖北美术馆策展部主任、青年艺术评论家、策展人、美术史博士夏梓老师。本次讲座分为上、下两讲,分别于19日、20日下午进行。期间吸引大批学子前来学习,颇受欢迎。
在陈晶老师热情引见之后,讲座正式开始。夏梓老师以“策展”含义为切入点介绍中国当代策展工作的历史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讲座中,夏老师利用PPT图文并茂地展现中外策展发展几个重要阶段。她主要谈到二战后新思潮促使独立策展人出现,以及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使现代艺术被中国官方体制接纳。随后,通过列举魏光庆《正负零》作品展等例夏老师进一步阐述应在策展中运用“另一种美术史”的立体思维方式。讲座尾声,夏梓老师与同学们热烈交流,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夏梓老师精彩的讲座不仅开阔同学的视野、启迪同学的思想,同时也增强了美术学系学术交流氛围,为此次活动添光增彩。
讲座结束后,通讯员有幸采访到夏梓老师。以下为采访内容:
问:夏老师,您好。您能否谈谈策展人如何与艺术家建立良好的沟通?
夏老师:艺术家最看重的是自己的作品。所以在与艺术家进行沟通时,最重要的是了解他的作品,然后尊重他的艺术方式、艺术思维。哪怕你不赞同但是你要尊重。
问:您认为当代中国策展行业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夏老师:像我这两天提到的,当代策展行业可能并不像80年代策展的概念进入中国的时候那么单纯或者是激进。我们考虑的问题更多并不是单纯推荐一个新兴的艺术现象,而是要开始尊重美术史,并且向未来美术史的各种可能性做一些承诺 。
问:你认为策展工作对美术学研究有什么影响?
夏老师:策展工作是一个实地的考察性工作,你所接触的都是一手材料,这对美术学研究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弊端就是难以逃避干扰性的东西。总的来说,当然是一手的资料掌握的越多,对美术史研究越占有先机。
问:你觉得策展时应更注重什么环节?
夏老师: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前期对艺术家和艺术品的沟通和考察。
问:作为美术史博士,您对美术学系学子今后的学习有何建议。
夏老师: 我觉得美术学系的员工现在有很多实践机会,不像我们从前。你可以在实践当中找到理论研究的指导 。最重要的一点,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太大了。同学们还是要耐得住寂寞,不要被迷花双眼,先做好最基本的知识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