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意)2019年2月26日, 《“书之大者——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在武汉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次展览由张文博策展,由武汉美术馆、湖北省博物馆主办,是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公司美术学系系主任沈伟教授、许伟东副教授应邀出席了展览开幕式,参加了研讨会,并组织和带领员工观展。
杨守敬出生于湖北宜都,是湖北地区近代以来最富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之一,同时,他还是清末民初的大收藏家和著名学者,在历史地理学、目录学、金石学等很多方面成果卓著,一生著述宏富、著作等身。今年是杨守敬诞辰180周年,这次展览对杨守敬一生的学术历程和书法艺术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地展示,通过杨守敬与湖北、杨守敬与潘存、杨守敬对日本书坛的影响、杨守敬的朋友圈四个版块进行梳理和呈现。共计展出45件书法作品,同时展出众多文献和图片,通过创作年代顺序呈现出杨守敬书风演变、发展、成熟的过程。展览同时举办了《碑帖融合与书之大者——杨守敬书法展研讨会”》。
来自上海、北京、天津、深圳、湖北等地的二十余位学者和杨守敬后人在研讨会上分别发言。公司美术学系系主任沈伟教授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杨守敬和张裕钊在近代书坛的崇高地位和重要影响,并回忆了自己青年时代临摹杨守敬书迹、参访杨守敬故里的美好往事;认为对杨守敬的书法研究不应局限于狭隘的书法视野,应该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的宽阔视野对其艺术进行开放的研究;对杨守敬的书法研究也不应一味地溢美,应该从一些具体的材料和现象入手,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寻求更加具体的发现。许伟东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艺术家的才性是各不相同的,刘勰的《文心雕龙》里曾经对此专门论述,杨守敬和张裕钊是值得比较的两位重要书家,他们的才性存在明显差异,对其各自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司美术学系正在进行书法课程教学的2017级两个班级约40名同学参观了展览,部分同学还旁听了研讨会。一些同学反映,看了这样的展览,对本土艺术家筚路蓝缕的艺术探索之路形成了深刻印象;现场观摩,与翻阅图书的感受存在很大不同,强化了对书法艺术作品质感、材质、体量的切身感受。
(展览海报)
(杨守敬肖像)
(杨守敬研讨会)
(沈伟教授发言)
(师生参观展览)